年年乞與人間巧
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,俗稱“乞巧節”,又稱“女兒節”、“七巧節”。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,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。其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對月穿針乞巧,后被賦予了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。

不等到初七,開平人們在初六晚上就開展“拜七姐”活動,俗稱“慕仙”或“拜仙”。這“慕仙”習俗在開平流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在庭院、天井、露臺或陽臺,燈火通明,設席請仙女下凡賜巧,桌上擺放著7杯茶、7碗糖糊、菱角以及7種時令水果,點燃香燭,向天禱拜,直至深夜。姑娘們三五成群圍在月光下,用五色線對月穿針,以向天仙乞巧。


“七月初七”還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?!捌呦Α痹路昶?、日逢七。在古代,古人把日、月與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“七曜”?!渡袝检`曜》:“(天地開辟),七曜俱在牽牛初度”?!兑讉鳌罚骸叭?、月、五星,起于牽牛?!薄稘h書·天文志》:“牽牛,日、月、五星所從起,歷數之元,三正之始。

“七夕水”亦稱“七月七水”,據說“七夕水”有神奇的功能,久儲不變、可以治療燙傷、去除瘡毒等。廣東、廣西一帶都有儲存“七夕水”的風俗,開平人們相傳七月初七夜里的水有仙氣,就是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后,各家到井邊或者河邊汲水儲藏,以未見陽光為最好。

(紅霞輝映春耕忙-李賢杰 攝)

(春暖僑鄉水-彭權威 攝)

(春江水暖鴨先知-陳碧信 攝)

(挹翠亭-黃偉良 攝)

據說在七夕夜,用米蘭花、茉莉花、玫瑰花等7種鮮花泡的七色花水來洗臉,能讓女人更美。